首页>中国观察 > 正文

创新药“一地鸡毛”,中国医疗创新企业该咋办?

两年来,由于美国持续加息,香港和A股的创新药、器械、诊断检测类公司表现不佳。此前重金加仓医疗类公司的大量投资机构,不是亏损到“腰斩”,而是被“脚底斩”。市场哀鸿遍野,投资人出手谨慎,创业公司融资困难,寒冷彻骨的冬天来了。

 

出现今天的局面,并不奇怪:

 

此前的医疗“投资泡沫”,主要是由于港股和A股对医疗类硬科技公司打开了上市通路,出现了“一过性”的资本市场套利机会。它并没有基于坚实的投资逻辑——不管什么公司,最终都要回到打造产品、商业变现上来,而此前的投资热中,大量投资人并非基于市场逻辑。本来就是击鼓传花、“搏傻”,那么输掉本金,有何奇怪?

 

基本的事实是,我国的医药和医疗创新市场容量有限,没有那么大的资金容纳能力。在毕井泉前局长带领国家药监局启动药品审批改革以来,新药审批基本和美国同步。我国的医保支付制度也厉行改革,80%的创新药审批两年内就能进入医保目录。但硬币的另一面是,创新药进医保就“国谈”,一入保就全球最低价。而且我国的创新药市场容量还很有限——平安证券指出,2021年全球创新药销售额约为 8300亿美元,其中美国占比超过一半,中国仅3%,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。整体来看,美国创新药销售收入占比接近80%,而我国创新药占全国药品销售额仅为10%左右。

 

中国有14亿人口,是全球第二经济大国,但中国的创新药品、创新医疗市场尚小。更糟糕的是,还有大量的历史包袱(比如“安全无效药”)在侵占医保经费,“腾笼换鸟”的速度慢、空间小,即使腾出来一些空间,创新药、创新疗法的优先级也低于“医疗服务价格改革”。所以中期看来,虽然创新药和医疗市场扩大是确定的,同时,这个市场扩大的速度、空间,恐怕不能过于乐观。投资人已经投入其中的大量资金,恐多将血本无归。

 

现在已经是寒冬了,

笔者为什么要说这些丧气话?

 

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正在加速,医疗市场的发展是确定的,所以医疗投资长期向好,不过它确实不是2000年的互联网,医疗市场有着相当大、相当多的约束因素。

 

积极来看,我国的医疗创新产品市场,在过去五六年数千亿资金的投资促动下,确实吸引了大量人才,培育了一批创新成果,也初步形成了医疗产品企业一定要做创新才能有前途的共识。

 

在投资人投资的海量资金造就的废墟上,一个有国际视野、可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生长。未来领军型创新药、创新医疗产品企业是怎样的?

 

1.要有能力做疗效过硬的创新产品。最近某药企的“971”受挫、某本土大药企的PD-1产品市场地位快速下滑,都证明了“伪创新”做出来的“me-worse”产品、靠不合规手段做出的“新神药”,现在并不能够靠传统的营销手法来获得良好的表现;

 

2.创新药和疗法要瞄准全球市场。我国的创新药、创新医疗市场有限,怎么办?到全球去,到美国、欧盟、日本市场去赚全球的钱。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2022年全球实现销售额38.29亿元,就是一个例子。未来我国领军型的创新药企业,一定来自百济神州这样具备实力做出全球水准创新产品、具备出海能力的“新生代”企业;

 

3.另外的一种策略是“全球创新产品,嫁接中国动力”。如果无力做全球标准的创新产品,那么有能力把全球的创新产品引入、嫁接中国市场的企业一样可以成功。复星医药就是这种战略的佼佼者,2022年复星医药的创新药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100亿元,就是10年前其“全球资源,嫁接中国动力”战略的结果。

 

中国的创新药、创新医疗产品

企业将来会怎样?

 

其实不管咋努力,都不可能超过日本的天花板。日本比我国创新药市场容量更大,生物医药产业也更先进。进军国际创新药市场已经超过40年了,它们在前50名的全球制药工业企业中有多少家?

 

想清楚了这一点,现在多如过江之鲫,所谓在做创新药、创新疗法的企业,大多数都只是时代进步的垫脚石。对于大多企业而言,还是扎根本土市场,寻找可以立足的缝隙市场,更具备可行性。


[责任编辑:超级管理员]